走讀黎明新村-老屋大改造_Mountaintown Liming
老屋空間蔚為風潮,在保留結構與部分原始建材、不強加裝潢翻修的前提下,「廢墟風」儼然成為新興顯學。
從苗栗市人氣名店轉戰黎明新村,Mountaintown Liming夾身在一整排方整規矩的眷村老宅之間,大幅改造後的「廢墟風」建築十分吸睛,不僅提供高水準的手沖咖啡,也吸引多位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探訪,攝影愛好者更是搏殺記憶體毫不手軟。
柱體鋼筋外露、半舊牆面凹凸不勻,其實要打造廢墟感的空間風格並非預算不足,相反地,為了完整形塑出頹然恣意的侘寂氛圍,留與捨之間拿捏花費的心思,往往更甚於全棟翻新。
沅生活幸運邀得主理人Yao親自導覽,原來備受網美與攝影者流連的入口處,對照左鄰右舍建於六O年代的原始面貌,居然是老宅廚房與背面後門。
為將公園老樹攬綠入景,Yao大膽決定將整個立面全部敲掉、一樓原本廚房的天花板拆除只保留樑柱,舊後門改成新入口,微幅退縮留出一方半戶外植栽落塵區與水泥框架,以玻璃區隔為室內外後,牆面還清晰可見原本一體的烙痕,成為巧妙的視覺延伸。
這個紅遍網美圈的魅力場景,曾有過一個少為人知的趣事。話說Mountaintown Liming籌備之初正好遇到疫情停工缺料,工程延誤到眼看要開幕了連大門玻璃都還沒安裝,預先邀集眾多知名品牌參與的Pop up活動無法延期,Yao靦腆地笑著說:「好朋友們的品牌專程從台北下來聲援開幕,結果晚上還要睡在樓上兼保全顧東西,那時候真正是『門兒都沒有』。」
吧台上方是老屋拆除時捨不得丟棄的原木橫樑,算算已是超過一甲子年歲的老爺爺,順著溫柔傾洩的自然光線抬頭,視角一直延伸到三樓山形牆,舊泥紅磚和鄰戶穿出的裸露木榫別有風韻「也是有人認為看起來亂七八糟很醜」Yao真誠地說:「老屋整建跟裝潢不同,不一定都是『美』的考量,保留過去脈絡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」
拆除樓層天花板後的高度穿透感,讓來客總是忙著仰角取景,其實步履之下亦暗藏精彩心思。一樓地面踏石,是曾赴日本學藝的老師傅一塊一塊親手鑿成,不平整的敲磨邊緣對映整齊序列,暗示著空間主人對「手感」的執著與不馴。
二樓座席區木地板隱約可見磨損舊漆痕與微凹形變,靜默表訴著滄桑身世,原來是建築工程都需要倚重的鷹架踏銜板退役!Yao笑著回憶,當時與朋友是先搶下這一批的老木板、克難地親自開車載回來後才決定當地板用,果然協調地增添一抹舊沉歲月感。
要成就斑駁頹圮的廢墟感空間,敲拆清廢過程難免遭遇各種風險與辛苦,Yao指著拆除二樓天花板後的舒適挑高空間說,那區曾經腐朽到在三樓踩下去直接變成一個大坑,正臨樹梢視野迷人的三樓,也因為安全考量暫時無法開放。
機能調整、水電重新佈線,樣樣都是老屋翻建工程的挑戰。老宅原始格局的廁所位於樓梯下方,將原本的樓梯拆除改換後,廁所位移、新設吧台,所有排水管線同步翻整,然而,開幕不久就遇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考驗。
民國六O年代建成的黎明新村,獨立排水系統是當時先進工法,物換星移,五十年前的管線口徑只能容納小量家用排水,Mountaintown Liming好不容易完成內部排水管線整建,卻沒料到通往外部的社區排水管口徑不足,營業啟動不過月餘,竟造成鄰居排水管回堵。
Yao立刻緊急停業一周,幸好向市政府反映後獲得積極協助,在一個月內就將整條巷子的水管重新挖開置換,也意外發現管線出口已被樹根纏繞堵塞的潛在危機,社區鄰居不但沒有責怪排水管堵塞帶來的不便,反而感謝咖啡館入駐影響改善老舊的排水系統,因禍得福。
隨著鄰里友善接納,Yao也發現黎明新村作息樸簡、入夜後特別靜謐,於是主動將營業時間從晚間九點提早到七點結束,成就雙向溫馨互動。Mountaintown Liming不再是外地進駐的文青網紅店,而是溫緩融入,為黎明新村原本豐厚的人文蘊涵添寫新章。
採訪/撰文 Sunny Story